高壓制備色譜即目前常用的液相色譜。色譜柱內填裝的是粒度范圍較窄的微小顆粒固定相,為使流動相流出,需采用較高的壓力,同時系統(tǒng)的復雜性及成本亦增大,但分辨率可得到較大的提高。而填裝較大顆粒的固定相時,如中壓液相色譜裝柱較容易,柱的通透性較高,可采用更大的色譜柱和更經濟的儀器,由此分辨率也較低。
制備色譜是以分離出純物質為目的的色譜系統(tǒng),分析色譜是以分析出樣品組分信息為目的的色譜系統(tǒng),基于其目的的不同,制備色譜相對于分析色譜有很多不同特征,不能簡單等同。
當我們在實驗室中想得到納克乃至毫克級的純物質時,稍微改裝下分析型色譜系統(tǒng)就能簡單輕松的完成,不過若所需制備的純品量很大,此時再用分析型色譜系統(tǒng)分離純化,這便走進了“誤區(qū)”之中。
制備色譜常用的色譜模式有低、中、高壓三種,以應對不同類型和不同純度要求的樣品的分離,同時盡可能減少成本。
在開發(fā)高壓制備色譜方法時,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錯誤認識,認為制備色譜的流動相純度不需要優(yōu)先考慮,分析用色譜純,制備馬馬虎虎就行了,不過我們從另一方面思考下,制備過程中流動相的使用量一般都很大,其中的雜質積聚后,對產品的純度影響將會十分可觀,因此,對于雜質的流向需要與純化過程關聯(lián)起來,使用純度較高的流動相是必要的。